晨光微曦,位于潼南的雪王农业(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王柠檬)货场,一辆辆冷藏车满载鲜柠檬蓄势待发。
“公司负责蜜雪冰城全球门店的鲜柠檬配送,年供应量近10万吨。”近日,雪王柠檬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肖丹丹告诉记者。
近日,潼南区雪王农业(重庆)有限公司,众多冷藏车准备运送新鲜柠檬。
事实上,想让蜜雪冰城每一片鲜柠檬都出自“雪王”并非易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延长柠檬常温下只有3个月的保鲜期?
布局冷链,成为不二之选。
为此,雪王柠檬建起12万立方米冻库,使用储存套袋技术将柠檬保鲜期拉长到一年,还建起完整的冷链运输体系,实现48小时全国配送,并出口至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地区。
雪王柠檬全球化的冷链“版图”,也是潼南冷链物流成型起势的一个缩影。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潼南成功入选,成为重庆继沙坪坝、巴南之后第3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自此,重庆拥有了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三颗棋子”。
布局稳健,重庆三年落“三子”
2021年,潼南和沙坪坝提交了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申请。
“这一年,沙坪坝凭借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这个载体一举中选。”沙坪坝区商务委副主任崔大伟表示。
当年,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拥有冷链物流设施用地3128.63亩,存量冷库库容45.92万立方米,交易品种覆盖药品、肉类等,中国远洋、民生冷链、普洛斯等上百家冷链企业入驻。
次年,潼南又和巴南一起再次发起冲击。
“这一次,巴南凭借重庆公路物流基地优势占了先机。”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巴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位于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内,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始发点,具备区域冷链物流组织运营、货源集结、供应链整合创新等功能。
此外,该基地还规划了农产品冷链综合服务区、肉类加工功能区及综合配套区、电商及生鲜产品冷链流通区、医药产品冷链配送服务区四个功能区域,服务1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冷链物流设施占地约900亩、冷库容量超过66万立方米。
“两年铩羽而归,让潼南在2023年把目光聚焦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个国家重大战略上。”潼南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吴佩淞表示。
潼南地处双城经济圈核心板块,1小时通勤半径覆盖四川遂宁、资阳、广安和重庆铜梁、合川、大足、璧山等11个地市级行政区,辐射人口超过5500万,年均流通生鲜农产品达1.5万吨以上,冷链市场广阔、需求巨大。
但截至2023年,成渝中部地区仅四川自贡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且主要服务川南地区,而潼南向西可联动绵阳、成都,向东可对接巴南、沙坪坝,向南可连通自贡,可填补川中、渝西地区缺乏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空白。
“如此,重庆冷链物流凭借三颗棋子,形成三足鼎立的战略意图就非常清晰了。”重庆社会科学院国际经贸与物流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云辉分析,沙坪坝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通道优势联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欧洲等区域,巴南依托跨境公路物流班车深入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腹地,潼南则立足成渝中部,辐射川渝及周边省市。
中盘“妙手”,填补冷链物流产业链空白
如果说沙坪坝、巴南和潼南是重庆下活冷链物流产业的三招“先手棋”,那么,想让整个棋局持续向好,还得再有“妙手”。
填补冷链物流加工端的市场空白,是破局的关键。
当前,重庆冷链物流产业一大问题是贸易规模较小。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建成投用的冷库库容规模超过660万立方米,较2020年提高了25.5%;但冷链市场年交易额仅1000亿元,较2020年只提升了15.7%。
“这意味着重庆急需拓展冷链物流货源,加快冷链特色消费市场培育,而发展冷链物流加工业就是有效途径之一。”马云辉说。
作为重庆发展冷链物流产业的“主引擎”,沙坪坝、巴南、潼南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正发挥区域优势,着力补齐产业链的薄弱一环。
比如,重庆市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檬泰生物)依托潼南的产地优势,大力拓展温控柠檬加工业。檬泰生物董事长崔秋檀介绍,潼南柠檬每年采摘量达20万吨以上,其中30%存在破皮等残损,此前大部分被扔掉,造成极大浪费。“残损不等于坏果,更不等于变质,仍可加工可利用。”崔秋檀说,为此,檬泰生物建成储量高达6万吨的冷冻库,并与数鲜云冻(重庆)科技公司合作,让表皮破损的柠檬也可以实现长达6个月的品质保鲜。该公司又投资900万元,全新打造柠檬前端加工低温低氮系统。该系统今年10月投产,届时将大幅提升NFC柠檬汁产量,并依托冷灌装更好保存原果汁的营养与口味,可让综合冷链物流成本降低40%,利润空间提升25%。
位于沙坪坝的中交四航(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冷链加工业上发力。
“公司在沙坪坝布局了中交重庆冷链智慧产业园一期项目,将建成重庆温区最齐全的低温冷冻库群。”该公司副总经理赵群海说,项目包括一栋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的加工楼,主要用于温控食品加工及配送,包括预制菜、熟食、净菜加工等品类。
赵群海表示,产业园冷链加工业态将有效辐射重庆及周边消费市场,与沙坪坝区超大规模的冷链仓储和区域完善冷链物流形成闭环和良性运转。
此外,巴南也加快布局冷链深加工业务,其肉类食品加工厂及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还引进以生产研发冷链包装等为主营业务的快生活智能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依托新发地东盟国际食品产业园,打造重庆东盟国际农产品集散中心。
练好“本手”,还需补齐三块短板
“本手”(正规下法)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对重庆冷链物流产业来说,补齐短板、均衡发展才是硬道理。
“当前,重庆正着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冷链物流作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马云辉指出。
首先,重庆冷藏车市场保有量仍然不足,总体供给仍有10%的缺口。
“这方面,重庆正下大力气攻关,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带动上下游企业加速补齐市场缺口。”马云辉表示。比如,重庆近三年来在口岸物流专项资金中列支的9498万元中,就包括支持新增和改造冷藏车辆1449辆,并着力降低冷藏车运输成本。
以此为基础,重庆有效推动冷藏车辆和箱体制造体系逐步完善,其中新增车辆中本地产冷藏车辆占比约85%,带动形成“主机厂(庆铃、红岩、长安等)+改装厂(新逾捷、迪科、军通等)”“燃油+纯电+增程”“重卡+轻卡+微卡+微面”全覆盖的冷藏车辆制造集群,冷藏车销售额累计超过2亿元。
其次,重庆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失衡成为制约国际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重庆农产品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马云辉建议,重庆要积极巩固西部地区国际农产品集散中心地位,加大与西部内陆地区在消费市场培育和货源市场组织的合作力度,通过进口带出口的方式,带动重庆及西部内陆地区高品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保证冷链物流双向畅通与均衡发展。
最后,重庆冷链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升。
当前重庆虽已上线运行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但全市冷藏车辆和冷库库容的实时数据接入率仅为45%和50%,只有26个区县(开发区)的1486个连锁商超、零售龙头加入模式改造,还有部分区县以及大量的农贸市场等区域没有覆盖。
马云辉认为,重庆要加快存量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一步优化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服务能级,加快智慧冷链物流功能模块和应用场景的开发设计、应用推广,有效带动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冷链规范作业,实现全程“不断链”。
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出自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